6 战略(上)-《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赵嬷嬷,朕睡不着,给朕讲讲外面的事吧?”没察觉到赵俨心中的凄凉,刘协眨了眨充满灵气的大黑眼睛,满是希翼的道。

    “老奴尊旨。”拿着一把蒲扇轻轻的给刘协扇着风,赵俨恭顺的道,“陛下今儿喜欢听什么故事?要不,老奴给陛下讲个懒汉和刁妇的故事吧?”

    “嗯?”刘协趴在赵俨怀里,认真的想了想,摇了摇头,“不要的,这个朕听过了,赵嬷嬷,你给朕讲讲外的事吧,太傅他们从不跟朕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!”赵俨大惊失色,声音一颤,慌张的往外望了望,确信没有人靠近这里,这才放下心来,压低了声音:“陛下,这些事,太傅他们都不跟陛下说,那也是为了陛下好呢,老奴又怎么敢害了陛下?”

    “嗯,那好吧。”刘协无奈的应了声,有些失望,想了想,又道:“那,赵嬷嬷,你给朕讲一讲承泽哥哥的事吧,前次太师跟朕说他在洛阳那边抢了好几户人家,还杀了不少人,太师都要朕下旨责罚他呢。”

    “这?”赵俨为难了起来,偷偷看外面一眼。

    “没事的,赵嬷嬷,这么晚了,没有人会过来了。”刘协懂事的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老奴今天说了,你听听就算了,可千外别跟人说,就是太傅他们也不行。”赵俨低着声音,小心的嘱咐道。

    “嗯,不说,朕谁也不跟他说。”刘协支起了兴头,高兴的道,也学着赵俨小着嗓子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千里之外,兖州。

    一盏孤灯,两个双目精烁的人。

    如果刘封有双千里眼的话,他会很失望的发现,自己多日苦候不来荀彧,却依然投入了曹操帐下。3

    “昔年高祖据保关中,光武帝割据河内,无不是先深根固本再图谋天下,如此,进则可以窥机图敌,退则足以坚守以待天时再起。是故,高祖与光武帝虽然数番困败,最终却能成就帝业。明公今日得以总领兖州军政,又有鲍子义(鲍信)张孟卓(张邈)等人竭力相助,这正是明公的第一块关中、河内!

    北方袁绍初领冀州,此刻正踌躇满志上下用心,又与明公幼年交好,明公正可引为强援而不可相图也。

    袁绍此人,虽有四世三公之资,又有英雄之名,藉以冀州之财富,招罗贤才无数,不过这人好谋无决,外宽内忌,决非明公之敌也。且袁绍北有公孙瓒,西有刘备,这两人并有雄霸之心,又结为姻亲,当日同盟时便俱都与袁绍不相对付,以我料想,不过旬月间,战乱必至。而冀州虽富,不过以袁绍之才略,吞并此二子几乎不可能,数年之内,明公可暂保无后顾之忧矣。

    公孙瓒与刘虞交恶,又视胡人如仇,虽能征战,与刘备结为姻亲,也不过一勇之夫,士民不附,可以不论。

    刘备父子能得人心,田丰有识见,自为刘备父子引为腹心以来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尽无不用,此正深渊之龙也,久之必然是明公的劲敌之一。不过,眼下刘备父子在并州新立,且并州素来贫瘠,刘备又大胆招降了黑山贼百万之众,安顿了十万洛阳难民,本身又非高门子弟,无宗族引为枝援,所用之人不过图其恩惠而已,一旦边关将吏起了贰心,则有一战尽墨之虞。而且,刘备势力涨得太快,短短数年间便由一介乡民位至一方州伯,人望不足,又困于并州之贫瘠,一两年之内恐怕再难有所作为了。

    青州之地黄巾贼肆虐,士民苦之已久,非英雄不能平也。一旦袁绍与公孙瓒、刘备交恶,必然无心南下,正是天赐与明公,这便是明公的第二块根本!”

    曹操大笑:“听文若短短数语,操有如拔云见日,天下大势已然尽在我掌握之中,文若真吾之子房也。有文若助我,天下诸子,皆不足虑矣!”

    荀彧淡然一笑,与曹操深深的一揖:“彧不敢当昨明公如此厚夸,惟愿明公能选拔贤才,尽其材力,集天下贤士之能并于一心,如此,则天下可致太平,汉室可再得复兴!”

    曹操眼睛一亮,大喜道:“若能得天下贤才而同游,操必当尽处之于显位,授以重任,惟才是举,文若且试为我召来?”

    “明公有此心,彧敢不尽力!”听了曹操所言“惟才是举”四个字,荀彧亦是眼睛一亮,他出身高门,年少便知名天下,所与交游的却有不少贫寒子弟,尽管不少其才学并不在自己之下,却难有出头之日。他们所欠缺了,便是曹操这种惟才是举的英雄能借其一块展翅之所了。凭着曹操这一句话以及自己对曹操的了解,他是个说到做到的人,若使自己的一干好友尽得齐聚一地而努力,加以曹操的雄才大略,何愁天下不能再迅速的回复太平?

    “已听文若坦言本初,公孙瓒及刘备之优劣,请文若再试为我解道天下英雄!”亲手为荀彧斟了一杯酒,不顾着天色已渐渐暝亮,曹操依然兴趣勃勃的,全无一丝倦意。

    “明公下询,彧敢不尽言!”荀彧起身谢过,谦然道。乱世之中,非但君择臣,臣亦择君。自董卓之乱以来,他便一直在冷眼旁观着天下之势,天下英雄之举动无不尽收眼底,高下之别早已了然于胸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