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 论剑-《桃李春风皆是笑话》
第(1/3)页
对于张麟轩所选择的道路,薛乾除了欣慰之外,也不免心生几分羡慕与担忧之情。
羡此剑意最近恩师。而之所以担忧,是因为以守护之心来构筑剑道,曾是大多数习剑者的选择,却因为人妖两族的一场夺权之战,使之彻底沦为一条断头路,即便天资与心性再如何出类拔萃,也终究不得不在十楼前止步。世人常以为修行不过十境,至此便已是人间高峰,殊不知楼外尚有大好风光。
后世剑修登高时,绝不会以此来构建脚下大路,光阴辗转之下,也就渐渐成了一番荒芜景象。道无止境,但这条道路却偏偏能一眼望到尽头,不愿涉足,也在情理之中。此外之剑道其实也不尽如人意,前路虽然光明,却矗立着一座难以逾越的剑意高山,更有好事者声称已有万年之久,不曾有人靠近一步。不过就薛乾所知,剑道虽然萧条,但也仅是妖族之乱后的几千年光景而已。
道路虽然略显得昏暗萧瑟,但其中惊才艳艳之辈绝不在少数,薛乾与许坤这两位十方阁再传弟子自然身在其列,但他们却从来不以此事为荣,相反若是没进其中,或者在此列中排名靠后,那他们两个便再无脸自称是某人的徒弟。做师父的或许根本就不在意此事,但作为弟子又岂能以此为由而心生懈怠。
关于剑道目前的状况,以当下所选道路的优劣,薛乾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麟轩,但在明知是断头路的前提,薛乾却并未在张麟轩的脸上看到任何萎靡之色,相反自己的这位小师弟眼神坚定地回了一句,“脚下的路,最终会止步于何时何地,旁人如何说不重要,只有我自己说了才算。”
薛乾不由得开怀大笑道:“好小子,有志气。断头路又如何,凭你我手中之剑,未必就不能闯出一番别样天地。”
张麟轩微微一笑,轻声道:“敢问师兄的剑道又是以何种初心所构筑?”
薛乾尴尬地挠了挠头,支支吾吾道:“我的道路比较特殊,归根结底,无非就三个字。”
张麟轩好奇地问道:“不知是那三个字?”
“不要死。”薛乾一本正经地说道。
张麟轩细细地琢磨着里面的意思,想了十余种答案,挑了一种自己觉得最靠谱的,然后试探性地说道:“为救心爱之人于危难之中,故而明悟剑道?”
薛乾摇摇头,笑着解释道:“实不相瞒,为兄对男女情爱一事,可谓是七窍通了六窍,一窍不通是也,否则又岂会打了近百年的光棍。不要死就是不要死,没什么值得推敲的深意。昔日随师父练剑,我懒得对那些木桩挥砍,觉得无甚意思,于是师父便将我丢到深山老林之中,说是习不成剑就不要回来见他。入山后,整日被野兽追逐,其中亦不乏一些小有道行的精怪,故而有几次险些丧命,若非有些保命的手段傍身,估计今日你就见不到我了。自那以后,我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,活下去,不要死。至于之后构筑剑道,正式开始持剑修行,不过都侥幸罢了。”
张麟轩倒是听潇然提起过此事,修行十余年,破七境而归。对于登高路途中的速度快慢,因为无人来作参考,所以张麟轩不好轻下定论。与潇然相处日久,却一只未曾谈及过他的修行事,境界修为无需多言,多次出手所展示出实力便足以说明一切,但具体花费多少光阴走到这一步,确实该寻个机会好好问一问。
张麟轩笑问道:“不知师兄现在是何境界?”
薛乾沉思片刻,有些为难地说道:“我与姓许的所走的道路与常人亦有所不同,我二人同子明与洛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行方式。前者志不在登楼,故无境界之扰,后者志在脱离束缚,与他人而言,修行乃是一条登高之路,但在他二人眼中却是一场‘下坡路’,世人所谓的境界愈低,修为返到更强。子明与洛尘入门晚,修为自然要低些,若非要按照十方阁的境界一说来阐述,大概是十境,但比一般的十境修士要强上一线。而我与姓许的由于入门早,便占了一些所谓的先机,修为自然要强上一线。十境之上也有说法,只是为兄从未在意过,所以无法与你解惑,还望师弟莫怪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