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大乱-《带着世界门的修行者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诸位爱卿都是我大靖之栋梁,还且看看身后,看看这京城发生了什么!”
    群臣纷纷转身,恰好撞见一只凶禽叼起一人冲入高空,这个人腿上还挂着一连串人。
    似乎是不愿意撒手看他就这么被叼走。
    待到众人看过之后,太子一脸痛心疾首:“此番有龙虎山天师在,有神霄派掌教、各方道教高人助阵,局势尚可把控。”
    “可若是日后他们不在时.”
    说到这,他一脸悲切,眼里亮闪闪的泪水就要落下。
    群臣低着头,左右瞄了几眼交流,而后一个将军半跪在地:“臣愿披甲上阵,死战不退!”
    所有武将齐齐半跪请命:“披甲上阵,死战不退!”
    颇有主辱臣死之意。
    太子不言语,只是连翻摇头叹息。
    这时,一个文官估摸着差不多了,再演就过了。
    他上前半步:“妖魔凶狠又有异术傍身,凡夫俗子怕是难以抗衡。”
    “臣恳请太子允龙虎山天师担任国师一职,正以治邪,一以统万。”
    “可惜天师府有祖训,龙虎山一脉不可参预朝政,倒是准了山门弟子下山荡妖除魔。”
    太子摇了摇头,一脸惋惜之色。
    又一个文官上前,级别比之前那位高一些:“殿下,太祖当初有令,不准方士之辈随意下山,这.”
    “此一时彼一时,哀家自会去太庙跪请祖宗降罪责罚。”
    太后突然说道。
    下山荡妖除魔就免不了传道,毕竟名头在这摆着,打架之前先报家门是基操。
    总不能让人家边干活还要蒙面、静音吧,不知道还以为吃小孩的来了。
    这次文官和太后之间一唱一和算是给了太子台阶下。
    皇帝也有很多无奈的事,推翻祖宗决定好是好,可若是出了岔子难免被史官记上一笔。
    而后,又是一对文臣站出来请奏:“臣以为可敕封一些凡间正神,享受百姓香火供奉,以此节制散落山林湖泊的妖魔。”
    立刻又有一个臣子出面:“王大人此言差矣,远水解不了近渴,敕封正神并非一日之功,当务之急是要先压制民间作祟妖魔。”
    京城都乱成这个鸟样子,乡下怕不是早就被吃了个干净。
    有不少脱离群众许久的人确实是这么想的。
    其实不然,民间有作祟妖魔,但还不至于夸张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    主要还是当年的治国方针后遗症太大。
    不让道士下山、不让百姓供奉。
    这几本绝了民间处理妖魔的两大手段。
    一个是教派,一个是正神。
    单凭些许老百姓家里的祖宗神根本成不了气候,能护住子孙就偷着乐吧。
    “现在和将来本宫都要,不可只顾眼前利益!”太子连连摆手。
    “至于册封凡间正神之事,除气大会时本宫会与龙虎山张天师等高人商议。”
    “当务之急是要怎么解决这些妖魔,难道堂堂大靖只能靠修士节制妖魔?”
    得了,话都说到这份上再没人敢多说一句。
    吕知恩左看右看,没人说话了。
    果然还是落在老夫头上
    他走上前去,先挑了个不痛不痒的提议:“恳请神霄派掌教担任国师一职。”
    对他和太子来说不痛不痒的提议,却是引起朝堂轩然大波。
    国师之位重中之重,用好了国泰民安百余年,用不好民不聊生也是分分钟。
    张天师也就罢了,这位身份地位实在特殊,乃是人间真神。
    可神霄派
    “国师之位兹事体大,容本宫思后再议。”
    太子果断回绝这个提议,只是语气并不严厉。
    见状,吕知恩再秉:“当下有急中之急,朝廷可以组建一支忠心的速成之军,以保江山社稷。”
    今夜最大的正事儿来了。
    正儿八经推出《北帝黑律》,并公开寻找合适的修行者。
    “吕相可有治国良策?”太后忽的开口问道。
    这一问把吕知恩给问的变色。
    之前剧本不是这么来的,你这老太婆不按剧本走!
    知情人都晓得北帝黑律凶悍无比且俗称,若是用得到皇朝鼎力支持,能在极短时间内拥有战力基础。
    赶上清除六天故气的风口了,北帝黑律也是专门对付这个的。
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。
    能速成、战力高、有戒律约束。
    这么一个牛逼功法之前的皇帝为什么不考虑?
    因为他们不放心!
    有戒律又如何?当官的做皇帝的谁信这个?
    其实这涉及到道教内部的流派问题,相当复杂。
    一部分流派讲究【通神】,比如符箓、咒法。
    龙虎山是符箓派的翘首。
    另一个流派的翘首是全真教,出自吕祖所创,也是丹鼎派一脉的路子。
    这两派中,龙虎山为首的符箓派一脉讲究通神,打不过可以上秉天庭正神。
    甚至某些身份特殊的凡间弟子手持书符,敢【号令】上界正神。
    不管是符箓还是咒法,本质都是通神。
    符箓本身也是拿来通神用的,施放法术是分支用法,属于灵活运用。
    龙虎山一脉家底丰厚,自然就形成这种体系。
    请一个天师不够那就十个,还不够就把所属道教的雷部正神都请过来。
    真要是出现什么超级魔祖的踪迹,甚至能直通老君。
    老君要是打不过.他不是还有两个师弟么!
    就问哪个魔能抗住这般玩法。
    同时,通神之法约束性更强,因为一旦作恶被发现后,上级领导立刻就会收回【授箓】。
    届时,一身本领十去七八。
    丹鼎派则不主修通神,而是修【丹】。
    内丹也罢外丹也好。
    炼丹的第一步是先修炼自身元炁。
    他们所掌握的基础手段中,有一项是调动天地灵气。
    体系不同,也有吕祖没龙虎山家底丰厚的缘故,不曾听说有很多在天庭任职的【家臣】。
    毕竟吕祖本人是地上的地仙。
    (别喷我,这是没错的,少有能和这位比家底的,当然祖天师开支也大。)
    现在太后就是要听吕相说出【北帝黑律】四个字。
    北帝黑律是纯纯的通神一脉,而且以咒法为主。
    戒律是这个流派最大的特色。
    让吕相说出来,将来若是有了岔子,也不至于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矛头指向皇家。
    皇家决策不能失德,更不能失误。
    君臣之间的默契就在于此,不是说成为宠臣权臣便可以每天享享福就完事儿了。
    真需要的时候必须跳出来背锅。
    偏偏北帝黑律事关重大,找个级别低的官员秉奏根本不够格。
    此时,太后所说的话对自己、对吕相都不好。
    有点威逼利诱忠臣的意思。
    可有一点,这样做对太子是好的!
    今天这个时刻,在吕相面前太子必须是个【好人】。
    这时,太后又说道。
    “哀家曾听闻吕相贤婿族中尚有不少忠义子弟,何不由吕相牵桥搭线,也给他们一个报效朝廷的良机?”
    矛头直指猫在最外围的郭正。
    他心头一紧,汗水瞬间浸湿厚厚朝服。
    你这个老妖婆!果然陆凡说得对,人老而不死是为妖!
    这哪是给升官发财的机会,这是要郭家彻底上大靖的战车。
    郭正、郭奉,一文一武报效朝廷,这是对当朝者的臣服,表明绝无二心。
    家族子弟避世不出,这是家族的延续。
    现在太后要拉郭家下水,这岂不是要动郭家?
    世间哪有不灭的王朝,当个老百姓才是正事儿!
    可郭家没有反抗和拒绝的余地。
    朝廷实力一点也不弱,只是皇族一直没有手段通天的【本家】,所以显得很无助。
    真要论起来,光是集结岳风的大军那也能横扫一大片。
    别小看凡人,更别小看凡人的军队!
    十数万大军的杀伐之气一旦激起,神仙下凡也得避退三舍。
    就连雷部神将下凡来,他们的神雷也只能在大军边缘数里外劈落。
    最终,吕相轻叹一声,幽幽道:“臣听闻有一北帝法,号称北极紫微大帝所传,其内戒律甚是严厉,对修行者有极大约束”
    “此法或可一试。”
    太后微微点头,立刻岔开话题。
    “如此国家大事哀家不便插手,倒是听闻吕相爱徒要成亲了?”
    “甚是可惜,哀家还想着宫里头那几位也到了年纪,打算撮合一番。”
    “老祖宗.”
    太子这会儿真有点上火,但刚开了头就被太后压下。
    吕知恩是个重臣,也是个忠臣。
    若他可保晚节,将来死后称一声【千古贤相】也不为过。
    至少朝堂如今一步步的棋都是由他落下,从无一子出错。
    太子不明白太后这是要干嘛,敲打的话一次就够了,这怎么反复把吕知恩的家人也拉出来说事儿。
    “确有此事。”
    老吕大概明白要发生什么事了,心里并没什么不爽。
    皇帝死了,皇后悲痛之余卧病在床。
    现如今太后也快不行了!
    她这个年纪的老人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出自己大限在什么时间段。
    太后想在临死前再发挥一点余热。
    一个大棒子一个给枣子。
    君臣之间的默契就在于此,有时候并非棒子多疼枣子多甜,而是要让当事人明白以后谁才是给枣子吃的人。
    太后:“这可不美,非是哀家棒打鸳鸯,大靖有律法三妻四妾,就是给恩爱人一个平等身份。”
    (大靖,大靖的!)
    忽的,郭正一个侧步出面:“臣斗胆进言,郭奉此人生性放浪形骸,唯恐”
    “郭大人说的是。”太子赶忙接话。
    太后有点过了,但这不能怪老太婆。
    人老到一个地步后,心也不像以前那么强大。
    人老而昏。
    这对君臣一唱一和总算是稳住太后,她不再言语。
    “有功就要赏,这些事哀家管不着,太子主政吧”
    说罢,她便在太监宫女的搀扶下晃悠悠离开。
    见此,金銮殿内包括太子,所有人都松了口气。
    真是个活祖宗!
    她走后,太子再度重振雄风,开始有条不紊安排接下来的事宜。
    第(2/3)页